财经学院

【三风建设】教风建设: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西方经济学课程组参加第十六届经济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来源: 财经学院 时间: 2021-08-14

  为推动教风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加强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组全体教师参加了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材研究与开发中心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21年8月12日-8月13日举办的“第十六届经济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线上教学研讨会。

  研讨会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新时代为历史起点,汇集国内高校经济学专业教师,共同探讨经济学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热点和难点问题,不断提升高校经济学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研讨会共分为四部分,分别由五位教授进行主题讲座。讲座与时俱进,蕴含时代精神,从西方经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验的交融,历史的碰撞。我们深刻学习了西方经济学的优点优势,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在这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加强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思政融合研究。

  第一场讲座的主讲人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孟捷教授,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思想以及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发端时期和历史沿革背景,并论述了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如何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相互借鉴和融合,成为西方世界最重要的非正统经济学流派之一。孟捷教授的讲座不仅理论丰富,更具有创新思维:吸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交互进行分析和点评,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融入自己的见解,并将抽象的理论与丰富史料相结合,使之相互印证。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涵,也激发了我们的思考。

  第二场讲座由冯金华和吴汉洪教授主讲。冯金华教授主要讲述了第八版西方经济学中微观经济学修改的三个方面。吴汉洪教授详细分析了高鸿业先生经济学的教育思想;梳理第八版西方经济学中宏观部分的修改内容,并深度阐述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思想道路。

  第三场讲座由浙江大学石敏俊教授主讲。石敏俊教授的讲座内容针砭时弊,将环境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往往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好绿色经济发展道路,走好可持续城市化的道路至关重要。

  第四场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苗彬教授主讲,苗彬教授系统生动提出了经济学论文的写作思路的三个维度:要有想法,有见解,有思想,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他运用大量优秀论文和论文中实证经验等展开讨论与讲述,对于我们今后加强科研成果有极大的帮助。

  为期两天的研修学习圆满落幕,几位专家带来的五场精彩线上报告使我们收获满满,也对今后自身西方经济学课程组建设起到引领作用。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和研究中将继续就经济学问题加强交流与探讨:一方面,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把握经济学的总体内容、主要结论和应用条件;能够运用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认识经济学,吸收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对市场机制运行的正确看法;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我国市场经济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专业论文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强化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将课程思政与西方经济学课程有机融合,紧跟时代前沿,培养我们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道路、文化的自信;从中国经济发展出发,对比西方经济,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加强学术水平,提升育人质量。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8/20 12:54:45